高效率时间管理方法
文章类别:中层管理培训发布时间:2011年8月30日点击量: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匆匆》朱自清
每个夜晚入眠前,你是不是都会感叹,怎么一天又过去了?每次回首往事,你是不是也会后悔光阴的虚度?每个人一天都只有24小时,为什么有的人24小时过去了没有做成任何事,而有的人24小时却收获颇丰?这就跟时间管理密切相关了,生活中不乏管理时间的高人,我们可以学习他们的方法,分享他们的智慧,整理出自己的规律。
首先,我认为时间管理的目的,不是用来管理你的时间,不是把时间做分割,什么时候做什么事。而是,“如何有效地利用时间,用最有效的方法来达成我们的目标或使命”。
在课堂上,我常喜欢用一个故事来阐述时间管理:我喜欢拿一个开口瓶,首先,我放下许多的大块石头,把它装满,问同学们说,满了没?他们会说:满了;我再拿一些小石头往里头塞,摇一摇,就融入了,我问他们说,满了没?同学们这次心有所悟,会说,还没;然后,我会塞进许多的沙子,最后,我倒进水直到全满。
我们的时间管理也是一样,先做大事,然后,中点的事,然后,还有许多零碎时间,可以灵活应用,处理紧急的事或随时给人一臂之力。但是如果我们颠倒次序,或者没有规划,则达不到这效果;比如说,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在一些小事上,那就没太多时间处理大事或重要的事了,或者当我们想做大事时,已没有体力或精力了,虽有心,但没果效。我们会觉得一直很忙,但没进展,心理不是很有成就感,不开心,甚至于感觉很烦很闷,有压力。
我给大家介绍两个工具供参考:
一个是IBM用的GROW模型GROW代表Goal(目标),Reality(现状),Options(选项),Will(行动意志力);我们要设定自己的长期目标,短期目标,(我有另一文章谈目标设定,在这儿不谈),我目前状况,要达成目标,我有哪些资源,哪些选择?我愿付上代价吗?我的决心和意志力够抵挡诱惑及困难吗?这也是一般人谈6D模型,Discovery(发现自我),Dream(梦想),Determination(决定),Definition(评估差距),Development(发展能力),Delivery(达成目标).
第二个工具是ACE教练模式;Awareness(自我认知),Choice(自我选择),Exploration(自我实践),每件大事都要经过ACE流程,自我认知,做决定,往前行;再回头检讨……等。让它成为你生命的习惯。
平衡表:
有三个大平衡点要抓准:
第一是你和自己,家人,工作,朋友间的平衡及成长。
第二是你在“有意义的活动(如思考,亲子时间)”,“必须的活动”(如开车,吃饭,睡觉)及休闲时间的平衡。
第三是对成长的追求,ASK(Attitude软实力,Skill技能,Knowledge知识)间的平衡。
能量(活力生理周期)的管理
时间管理不是要管理时间,而是要让时间的使用能更有效,其中不能不谈每一个人的能量问题;就是活力生理周期。他可能和季节,每周周期,每日的时段相关。有些人在特定时段精神特别好,如早上,如午觉过后的1小时,或周六,周日的时间(最放松)。我不主张只对时间做切割,而是在最好的时段做最重要的事。
与自己相处
很多人强调“动能”,做事情很有干劲,这是好的,如果能再加上“处静(与自己相处)的能力”那会更好。每周末我给自己3个钟头的时间,到外头找个固定的地方和自己约会。问问自己“我上周做得怎么样?”,“我按照进度吗”,“我表现得怎么样?(给自己打个分ABC)”,“如果重来一遍,我会怎么做?”,“我有进步吗?”。然后“依照我的季度年度目标,我下周有哪些重要的事要办?”,看看我的平衡表,在这些指标上,“我下周怎么往前成长一步?”,“哪些重要,哪些急?”,“哪些事可以不做,或慢做”?必须做的事,要在哪时候做?然后将这些事放进我的周时间表里。衡量自己的能量周期,将最重要的事放在活力能量最高的时间做。我也会问问自己“我是否每周都有在进步?”,不要忙透了,但没迈向目标成长,变成瞎忙。很多人常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是不好的,这是一个“ACE自觉”的功夫,你愿每周留2-3个小时和自己约会吗?这是个人的选择。这也是我每周都会经历的愉快时刻。
每天我也留15分钟与自己相处,问问自己,我今天的大目标是什么?什么时候做?和周目标对照,有哪些变动?我随时保持弹性,积极应变,掌握可能的机会。
小秘密分享
我常常会问自己“我在干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事?”,我为什么要花2个钟头的时间去听一场讲演?我的目的何在?我为什么要去看这电影?为什么?与自己的对谈是很有趣的事,这会将很多我们“潜意识,不自觉”的举动转化成“有自觉”的行为,经过ACE自觉,选择,行动流程,你会觉得自己更有能量,因它会涵盖更多的“想像,动机,承诺,意志力和意义”。
其次是“停思行”功力,我常想到狮子的“动与静”,“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狮子很多时间是处在静态的,专注,储蓄能量,机会来时,闪电出击。我也看到了乐曲里“停顿”的威力,人也是一样,我们要学会“停,思,行”。
我的朋友都知道我身上随身带一本小笔记本,车上有一录音机,一有想法,马上记下来或录下来,不让它跑了。这是我创意的泉源,也是我最宝贵的资料库,回到家后,我会将它放进我的行动指标,并写到日记本内。
“时间管理”的7个习惯
1. 改变你的想法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士对时间行为学的研究发现这样两种对待时间的态度:“这件工作必须完成,但它实在讨厌,所以我能拖便尽量拖”和“这不是件令人愉快的工作,但它必须完成,所以我得马上动手,好让自己能早些摆脱它”。
当你有了动机,迅速踏出第一步是很重要的。不要想立刻推翻自己的整个习惯,只需强迫自己现在就去做你所拖延的某件事。然后,从明早开始,每天都从你的工作清单中选出最不想做的事情先做。
2. 做计划清单
把自己要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写下来,这样做首先能让你随时都明确自己手头上的任务。不要轻信自己可以用脑子把每件事情都记住,而当你看到自己长长的单子时,也会产生紧迫感。
3.遵循20比80定律
生活中肯定会有一些突发困扰和迫不及待要解决的问题,如果你发现自己天天都在处理这些事情,那表示你的时间管理并不理想。成功者花最多时间在做最重要,而不是最紧急的事情上,然而一般人都是做紧急但不重要的事。
4. 安排“不被干扰”时间
每天至少要有半小时到一小时的“不被干扰”时间。假如你能有一个小时完全不受任何人干扰,自己关在自己的空间里面思考或者工作。这一个小时可以抵过你一天的工作效率,甚至有时候这一小时比你三天工作的效率还要好。
5. 严格规定完成期限
巴金森在其所著的《巴金森法则》中,写下这段话:“你有多少时间完成工作,工作就会自动变成需要那么多时间。”如果你有一整天的时间可以做某项工作,你就会花一天的时间去做它。而如果你只有一小时的时间可以做这项工作,你就会更迅速有效地在一小时内做完它。
6. 做好时间日志
你花了多少时间在做哪些事情,把它仔细地记录下来,早上出门花了多少时间,搭车花了多少时间,出去拜访客户花了多少时间……把每天花的时间一一记录下来,你会清晰地发现浪费了哪些时间。这和记账是一个道理。当你找到消耗时间的根源,你才有办法改变。
7. 理解时间大于金钱
用你的金钱去换取别人的成功经验,一定要抓住一切机会向顶尖人士学习。仔细选择你接触的对象,因为这会节省你很多时间。假设与一个成功者在一起,他花了40年时间成功,你跟10个这样的人交往,你不是就浓缩了400年的经验?
上一篇:人力资源高手的七个习惯
下一篇:从招聘入职谈80后90后员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