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国内团购路怎么走
文章类别:市场营销培训发布时间:2012年1月18日点击量:
2012年在团购经历了简单模仿和疯狂扩张后,逐渐回归理性,寻找适宜国内消费土壤的新萌芽,本地化生活服务逐渐成行业转型方向。
一是团购公司的折扣过高,二是消费者在使用一次团购后重复使用率低。部分商家反映团购活动带来的客流增长并不明显。 “每日一团”的盈利模式可概括为电子商务的一次创新,团购网站以低价吸引消费者,以消费者吸引商家,为热衷折扣的消费者和商家提供平台,向商家收取交易金额30%-50%的分成佣金。这种模式一方面使消费者得到实惠、商家增加了客流和曝光率、团购网站获得了服务费,实现三者共赢。
另一方面,相当比例的消费者难以成为商家的“回头客”,商家对高折扣心有余悸,长期来看,团购对商家的吸引力在下降。有分析指出,团购模式本身压低了产品的毛利,在没有服务费的情况下,团购网站的分成就十分有限,因此,团购最大的问题在于盈利率没有成长的空间。
进入2011年,中国团购行业经历冰火两重天。上半年团购行业呈火爆态势,团购网站一度达5300余家,下半年,形势急转直下,盲目扩张的团购网站深陷诚信缺失、烧钱亏损、资金链断裂等危机中。据易观国际统计,仅下半年宣布倒闭的团购网站达到1800多家,约占团购行业顶峰时的四成。更糟糕的是,缺乏造血功能的团购网站IPO又恰逢中概股被普遍看低之时,行业寒冬扑面而来。
中国团购网站无需再模仿。首先美国现有的团购数量也仅为中国总量1/10,市场竞争并非中国那般激烈。其次,美国有相对健全的诚信体系,行业基本井然发展。而我国对团购这个新兴行业监管力度不当,全靠商户、消费者及网站自律。
中国的团购网站尽管靠模仿起家,但也开始寻求适宜本土发展的模式。有别于传统电子商务以商品为主要销售品类,团购开始瞄准市场巨大的本地化消费,探索电子商务的细分市场。
本质上看,团购开启了O2O时代。为本地商家及消费者提供一个本地化的服务平台,成为团购行业洗牌之际寻求差异化的关键,也是未来发展的基础。目前来说,中国的团购企业开始聚焦本地化生活模式。一方面开拓餐饮、休闲娱乐市场,给客户提供良好的消费体验。另一方面给商户提供真正的商业价值和精准营销。美团网、窝窝团、腾讯QQ团购等都开始向此方向转型。
另外,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团购的移动化,团购与位置服务相结合成为另一个细分方向。拉手网创始人吴波开始思索结合的方式,并着手手机应用的开发。据悉,拉手网日前已经发布了“拉手次方”的初级版“拉手开心生活”iPhone版和诺基亚版。
归根到底,尽管目前国内团购市场身处寒冬,但本地化生活消费将是刚性需求,市场潜力巨大。从早期的单纯模仿到如今深植本土市场的微创新,国内团购市场真正的优胜劣汰才刚刚开始。
上一篇:企业如何会用人用好人?
下一篇:施振荣宏基的两次再造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