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企业危机潜伏
文章类别:内部控制培训发布时间:2012年9月7日点击量:
大部分商业危机并不是由于单一事件而引起的,而是许多个微小的、容易被公司高层领导所忽视的一系列事件综合引发的结果。有时这被称为危机潜伏,或者用美国危机管理学院(ICM)的话来说:冒烟的危机——管理层在危机爆发之前就应该知道了。
组建危机管理小组,小组领导由企业最高领导者来担纲,以企业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主,兼收一部分基层员工介入。
企业领导首先要对自己企业现在的防灾体系,究竟处于什么阶段,要详细掌握,然后定期进行企业运营危机与风险分析;当发生重大天灾时,公司会受到什么损害,必须要先作好“被害预测”,然后进行风险分级管理,制订每一项风险的解决方案,明确责任人与责任完成时间与指标。根据这些被害的“预测”,作成对应措施脚本,还不定期举行不同范围的危机爆发模拟训练。当对策都已经制定完毕,要付诸实施时,硬体与软体配合就牵涉到公司内部经费的编列。确保企业内部对话渠道畅通,并与外部世界建立良好的互动、协作关系,改善企业外部的生存环境。
目前中国企业的一般都没有这一套东西,觉得危机管理发生的概率小,在危机发生之前感觉不到它的重要性,或者投入的成本很大。以后将有更多的企业会在这一方面下大力气。WTO后,中国企业的风险更大了。企业应对危机,我不认为不一定得成立一个内部组织,我认为只要有这个职能就可以了。这应该与具体企业具体的项目结合,以更可操作性。
危机管理的总负责应该是总经理,南京冠生园发生危机时,最高领导恰好出国了,最后弄得一团糟。这是企业的管理问题,高层领导如出差在外,就必须指定一个人作为职务代言人,这样才会有人负责,防患于未然。中国企业在财力不充分的情况下,应把危机管理的职责放在各个业务块的职能经理身上,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危机。
危机管理的处理一般都遵循一些程序或步骤,当然这些程序、步骤是必要的,但并不能带来大的效果,只能保证不出大的纰漏。它不能保证你抓住关键环节。危机很难预测。危机管理的趋势:更多地使用外部的资源,更多地做好预防。企业诊断是从繁杂的咨询服务中分离出来的,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全面诊断,提出改进方案,并负责指导其实现方案的应用科学工具。企业诊断分自我诊断和委托专家诊断,通常企业是两类结合来使用。当前的误区是,不少人把诊断等同于“策划”、“点子”,这也跟以前“点子大王”们打着企业诊断的旗号有关系。其实,企业诊断是企业的一项系统工程,它与“策划”、“点子”是不同的。
企业在平时经营活动中,如何进行自我诊断呢?理论上说是无时不刻在进行,但这往往过于理想化。从实际来看,进行自我诊断时主要看两个,一是看结果与年度目标的差异,不论是完不成目标还是超额完成,如果差异大,那就要进行差异分析,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从而采取相应措施。第二是,针对不在计划之内的突发的事件、问题,主要是采取问题解决的方式,用5W1H模式来探讨来分析,看发生了什么,以着手解决。
随着美国安然等大公司的财务丑闻不断曝光,已经被企业界、金融证券界广泛关注的公司治理结构,又再次升温。公司治理结构是一套控制和管理公司的机制,狭义地看,它是公司董事会的结构和功能、董事长与经理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相应的聘选、激励与监督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广义地看,它关注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收益分配与激励机制、财务制度、公司发展战略以及一切与公司高层管理控制有关的一系列制度设计。
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是建立一种在股东、董事和高层经理层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体系和制度安排,促使企业有一个明确的经营目标、组织结构、决策系统和激励机制。这种制度安排由于近年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游戏规则日益复杂以及众多公司的丑闻而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企业自己既是病人又当医生是不妥也是不能办得到的,所以当企业觉得“身体不适”时,企业往往外请外部的诊断机构、咨询机构来为自己作诊断。企业诊断通常包括三个阶段,一是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二提出改善企业经营的具体方案;三是指导企业实施诊断方案。
在快速变动的环境,企业要有快速应变的团队,来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企业进行自我诊断是规避危机的好办法。企业如何做呢?最核心的是注重前期的预警。这里面关键是你如何去定义问题,如天下雨了,地面就会湿,但地面湿了,你不能说就是天下雨的原因,不一定。所以你要用系统思考的方法来看问题,不能以头痛医头、脚疼医脚的方式,否则是治标不治本。企业不但要定义问题,同时还要看这个问题是不是关键问题,要对问题的重要性进行评估。
自我诊断有三个主要方法,一是目标差异分析法;二是5W1H方法;三是鱼骨图法,作因果分析。自我诊断的误区主要把问题的现象当作是一种问题,而没有真正去了解发生的根本原因,没用系统的方法来看问题。
现在外部环境变化很快,企业必须做好“应变计划”,至少分乐观、最可能、悲观等三种情况去作相应的准备才能规避危机。一个企业应把自我诊断下放到部门主管,部门主管同时也是各条业务线的人力资源管理,要求他对各类问题进行相应的自我诊断,企业有了这样的反应和积累,才能事先预警,然后快速反应。当然,事情发生后,你只能是去寻找如何去解决问题。你要用科学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你要用团队的方式来解决,用“流程+方法”这个好办法去解决。
上一篇:招商管理及操作实务
下一篇:企业结构治理及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