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执行力现状及分析
文章类别:中层管理培训发布时间:2011年10月28日点击量:
企业执行力现状及分析
1、小马拉大车,员工几近崩溃;2、执行力一直被强调,始终未见好;3、企业只关注结果,员工成为“雇佣军”;
企业执行力低下的原因
1、首席执行官或者擅长理论方面的工作,或者擅长现场方面的工作——但很少同时具备两方面的能力。
2、关注创意和制造产品属于有趣的工作,监督员工工作就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了。这需要对过程进行监督,对表格进行核对,跟踪项目进度,举行会议来协调各方面的工作。领导者需要提出很多问题,直到找出潜在的障碍,了解达到目标和关注点的有效途径为止。简单地提出要求不会让事情得以完成。这一工作需要耐心和坚持不懈。
3、、他们害怕失败。建立一个执行目标并敷衍了事,比真正开展工作更容易。相比最佳解决方案,越往后拖涉及的风险就越小。
4、他们并没有获得足够的资源。因此,即便一名有远见的首席执行官知道自己需要为执行能力方面的不足,来选择一名有经验的运营官提供支持话,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实现这一点。
绝大部分企业都属于不同类型的观点。作为首席执行官来说,应该具备三方面的能力,这就是:执行力、关注力和鼓动力。如果缺乏第一方面能力的话,那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获得它。
企业不能有效管理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缺乏人才和知识,或者说害怕失败,这些因素都属于可以消除或者克服的。它主要涉及到在第三条中提到的情况。企业家们没有真正地用心开展工作,或者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缺乏坚持下去的毅力。对于绝大多数具有远见的人来说,开展实际工作,进行销售,市场推广,交易决策属于苦差事。因此,他们都会极力避免涉及进去。
因此,对于企业家来说,实际上应该关注的就是把工作做得更好。
而企业应如何强调执行力:
1、成功需要激情,但更需要方法
2、企业流程,可沉淀才可复制,可复制才可发展。
3、生存期应强调结果,发展期应注重过程;
4、过程比结果重要,方法比激情重要;
对于企业执行力的培训,当下,在国内还找不到切实可行又无弊端的体系。当下中国流行的执行体系无非三种,一种是“请给我结果”的唯结果论,一味的强调工作结果,强调“结果说明一切”,这种执行体系很受推崇,但其观点很多是有弊端的;第二种就是成功学,激情的演讲,狂热的呐喊,将人的信心提升至100,能力还是原地踏步,人要么失败要么疯狂;第三种就是“变色龙”式的执行力体系,根据各个体系杂糅而成的体系,这个几乎可以直接摈弃。“请给我结果”的执行我们姑且先不去谈论,先看成功学的危害。
成功学,强调万事只要相信成功就能成功,以激情演讲的方式鼓舞人的心智,最后使人真的相信自己能轻易成功,但培训过后却发现事实太难,无法改变,“小马拉大车”的痛苦有几个人能承受?“我要成功”不是喊口号就行的,成功的背后是需要很多的思考、方法和汗水的。而口号喊得越响,人的能力未有提升,没有切实的方法,最后事与愿违,所受的打击又有几个人能面对?我们不能完全否定成功学,但是我们得学会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员工需要激情,但是更需要方法。经过多年的培训实践,我从人做事的思维和方法为基点研究执行力,以精益思维为原点,将我对执行力的研究形成体系,写成书稿,也是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为那些有梦想没方法的人给予一些帮助。
“请给我结果”的唯结果执行力,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中国很多企业渡过生存期进入发展期。而在企业里,领导最关心的也莫过于工作结果。一个员工只能纸上谈兵,夸夸其谈,最后却没有任何工作结果输出,试问有哪一个老板会重用他?有工作结果,企业才能生存。但是,如果仅仅强调“结果”而不关注“过程”,那“结果主义”势必会给企业带来很多麻烦。过度强调“结果主义”,员工与企业就成了利益交换,企业没有凝聚力,员工成为“雇佣军”,这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领导只关注“结果”,员工也就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不管是流程的还是非流程的。一段时间里某个有能力的员工能通过一些“手段”能将结果做出来,另一段时间换了另一个能力稍逊的员工,缺少“手段”就做不出领导想要的工作结果。可怕的是一批员工采用非流程方法将结果做出来了,产品合格率为99%,另一批员工采用另外的流程做出的产品合格率却只有50%,产品的生产线流程就被破坏了,产品的合格率永远没有预见性。这样的企业永远处于不可控之中,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势必会遭受重创。
唯结果论的执行体系短期对企业极其有利,但长远而观,其弊远大于利,所以我的观点是:企业在生存期间,为了存活必须关注结果,而企业一旦进入发展时期,就一定得关注过程,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沉淀流程,复制人才,发展壮大。
上一篇:如何有效避免坏账的发生
下一篇:沟通九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