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变沟通中的声音
文章类别:沟通技巧培训发布时间:2012年3月10日点击量:
声音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沟通工具。它能够清楚地表明你是谁,并且决定了外界如何倾听你以及看待你。一位执行董事因其单调、乏味的说话方式,而令自己的领导效率大打折扣;一位高级经理因为声音粗哑,而与晋升失之交臂;一位广告经理因为说话的声音软绵绵的并且不清楚,而使原本极具震撼力的创意陈述变得平淡无奇;一位销售经理因为说话像开机关木仓一样,而让他的客户觉得难受,并且无法信任他;一位国际顾问因为说话带着浓重的外国口音,而令人们很难听懂她在说些什么。
如何使用自己的声音可以让倾听者对你留下两种完全不同的印象,可能是果断、自信、可靠、讨人喜欢的印象,又或者是不可信、软弱、讨厌、无趣、粗鲁甚至不诚实的印象。事实上,糟糕的声音会轻易毁掉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和人际关系网络。那些过分重视礼仪、穿着和外表的人,往往不约而同地忽视声音在自己给他人留下的印象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更加糟糕的是,很少有人会告诉你为什么每次你尊口一开,你的个人形象就可能受到损害。于是,你可能永远都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总是无法得到想要的工作,或者为什么你想约的女孩总是拒绝你的邀请。
如何知道自己的声音是否就是上述的某一种呢?首先,弄清楚你的声音给他人的印象。因此,有必要录下自己的谈话。当你在公司上班时,在发语音邮件给别人之前先回放一遍。如果没有条件这么做,就改用录音机。在听的过程中,不要只关注内容,而要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你的声音听起来怎么样?找出其中自认为比较好的一两个方面,再找出一到两个需要改进的地方。
你可以改变自己说话的方式。因为,即使你已经习惯于用一种固定方式说话,也不意味着你就摆脱不了你现在的声音了。一些简单的声音和演讲训练可极大地改变你给别人留下的印象。
如果你的问题在于语速过快,那这就不仅是一个讲话的问题了,还可能减少别人对你的信任。毕竟,你会信任一个说话像蹦豆一般的保险代理或证券经纪人吗?这个毛病不像看上去那么容易改掉。你试图减慢语速,却发现不出几秒钟,自己又回到了原来的速度上。这确实令人沮丧。个中原因在于,没有人能告诉你如何把语速降下来。紧张的人,或者脑袋转得比嘴巴还快的人,尤其容易犯这个毛病。他们总是想一口气说太多话。
控制语速的关键在于,要学会在说话时,偶尔停顿一下。呼吸的停顿,实际上就是为你的思考加上“逗号”。它会帮助你将思绪分解成更小、更易控制的单元,从而调节好语速。而且,停顿还便于听众有更多时间来消化你之前所说的话。
如果你的问题是吞音或漏词呢?你也知道口齿不清会让听者不知所云。然而,问题远不止于此。声音含混,会显得你拙于言辞、缺乏修养、懒散,而且粗心大意,这显然不是你希望留给别人的印象。漫不经心的谈话往往反映出你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或者让人觉得你在试图隐瞒些什么。
那么如何解决呢?对新手来说,首先检查一下自己的语速。语速一快,就会造成吞音或漏词。不过,有些人即使说话很快也依然字正腔圆。因此,发音的清晰关键是了解自身语速的极限,你应该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语速说话。
此外,如果你说起话来总是含混不清,可能是因为你在说话时嘴张得不够大。有位经理人在说话时就像在表演高超的口技—他说话时上下排牙齿几乎不分开。经过几周的专业训练,他终于可以张大他的嘴了,声音变得更加清晰。假如你原本不习惯张大嘴说话,训练一开始你会觉得很滑稽。然而为了更清晰地发音,这只是你需要付出的一个小小代价而已。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某次会议上,你的发言得不到听众太大的反应,但几分钟后别人说了同样的事,却得到了所有人的关注和赞赏?也许,问题的症结不在于你说的内容,而在于你说的方式。
许多人认为,平淡的演讲是权威性的表现。为了表现得有条理,他们执着于那种干巴巴的、生硬的“领导人式发言”,言语间全无任何感情。他们错误地认为,在演讲中带上个人色彩和表情会让自己看上去十分做作。然而,单调的声音只会使听众昏昏欲睡。
说到最关键的信息时,改变音调。通常,用来限定或描述事物的词语,如形容词、副词和行为动词,最好加重语气。如果你还不习惯抑扬顿挫地来说话,就必须得多使用高音,来获得最佳效果。
即使是颇富魅力的演讲者,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也可能会失去光彩,比如当他们极度疲劳时。因此,历经一趟漫长的空中旅程后,在讲话时要格外注意让自己的声音充满弹性,至少这样听上去能显得愉快、有活力。毕竟,没人会愿意听到经理疲惫不堪的声音。
重复相同的内容也会让演讲变得无聊、沉闷。想想那些百老汇的演员,他们总在重复着一成不变的台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但是,他们每一次都必须唱得悦耳动听!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他们把工作当成了一种游戏。首先,他们大量应用声线的变化。其次,他们不断尝试不同的音调。因此,几乎没有哪两场演出是完全相同的。由此可见,变换音调能使演讲内容听上去更具新意,更像是即兴发挥的。
当你需要讲述复杂的或者技术性的内容的时侯,也要充分利用上你的声音。许多演讲者认为,使用技术术语能够给听众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但是,如果使用不慎,这些术语反而会让演讲变得枯燥乏味。
多长时间后你的声音就能够得到明显改善呢?这取决于你愿意付出多大的努力。你得培养自己对挖掘声音的极致潜力的渴望与动力,不要满足于达到最低标准。毕竟,你的声音听起来越悦耳,你可以获得的机会就越多。最后请记住,无论这是否公平,在你的个人生活与职业生涯中,人们总是通过你的声音来评判你的人。
上一篇:加速团队的快速发展
下一篇:中国企业管理的自我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