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财务七大原则
文章类别:财务管理培训发布时间:2011年10月17日点击量:
稻盛和夫认为财务是现代经营的中枢:“企业经营者必须正确把握自己企业实际的经营状况,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经营判断。而要做到这一点,前提就是要精通财务原则以及财务处理的方法。”财务数据滞后影响经营的命门。所以,对财务一窍不通的稻盛和夫可以理直气壮地宣称:“不懂财务怎能经营企业!”
正因为稻盛和夫在财务上是外行,而创业和经营要求他必须弄清楚财务是什么。因此,他以“做人何为正确”为原则来考虑财务问题,不拘泥于财务制度规范,而是直逼财务的本质。随着京瓷的发展壮大,稻盛和夫关于财务的理念和思考,逐渐系统化为“财务七大原则”。
一、一一对应的原则。企业经营过程中,必然发生钱和物的流动,稻盛和夫要求必须保证钱、物和报表一一对应。表面看来,这种对应是理所当然的,但现实中却往往不如此。这样,这个企业的结算就不值得相信了。”因为一旦允许不对应,就会产生欺骗。在京瓷,稻盛坚决要求杜绝这种行为,“构建一个玻璃般透明的系统,使隐蔽或模糊事实的企图变得不可能。”不论是在什么情况下,都必须保证钱、物和报表的一一对应,尤其是赊销和赊购,每一笔对应的是什么必须清清楚楚,不能笼统对冲。坚持贯彻一一对应原则,数据就能够如实地反映经营事实,据以做出的结算报表就能够如实体现公司现状。更重要的是,贯彻该原则能够提高公司的道德水准,使员工相互信任,对于保证企业健康运行具有重大意义。
二、收入费用配比原则。公司股票一旦上市,为了让股民维持信心,经营者就需要维持企业的良好形象。装饰形象就会衍生出赘肉,稻盛认为,经营者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克服过分美化企业的诱惑。然而,稻盛认为:“只有自己额头流汗、辛勤工作赚来的钱,才能成为利润。”所以当银行建议稻盛投资房地产时,他坚决拒绝。正因为稻盛经受住了这种诱惑,才使得京瓷在泡沫经济的冲击下巍然不动。第五,即用即买。稻盛提出:“不要预算制度,需要花钱时,即时申请,即时裁决。”在采购方面,稻盛坚持“买一升”原则。就是那怕买一斗更便宜更诱人,我只买眼下需要的一升,绝不积压。
三、以现金为基础经营。近代财务以年度为单位,从收入中扣除所有费用,就是利润。按照财务制度,收支钱款的实际时间与其成为可核算的收益和费用的时间不一致,往往导致账面数字与实际现金数量脱节,在企业经营实际过程中出现账面盈利但手头没钱的现象。另外,有些资产在账面上是财富,在事实上已经变成了垃圾,账目没错却没有现钱。有些企业经营者根据账面上的利润进行决策,以借贷的方式筹措资金,为开拓新事业或增加生产设备进行投资。然而,依靠借贷进行投资,会直接受到市场利率、资金供需变动以及政府和银行的政策影响,一旦银根紧缩,企业的资金链就有断裂的危险。所以,稻盛强调,企业经营必须以手头的现金为基础,努力提升自有资本比率,保证自己的现金流量。
四、完美主义原则。“所谓完美主义,是指不允许暧昧和妥协,所有工作都要追求完美,达至每个细节。”身为企业的经营者,不但要宏观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而且要了解工作的细节。“甚至可以说,部下请假的时候,自己如果不可以代替他工作,就没有资格做领导。”对于生产、销售目标以及研究开发的进度,都要百分之百确保实现,哪怕差一点点,也绝不通融,否则,“公司经营就会怠慢,公司内部纪律就会松弛。”对于财务统计数据,经营者要严格审核,不允许出现任何错误。经营者自身严格贯彻执行,完美主义原则就能够渗透到整个公司,成为每位成员的习惯。“对不起,我重做”是一种遁词,错误不可能用橡皮擦掉。
五、双重确认的原则。稻盛和夫倡导“以心为本”的经营理念,他认为,人心是脆弱的,同时又是最可靠的。因为人心具有脆弱性,所以需要制度来加以约束,避免员工因为一念之差而铸成大错。为此,京瓷从原材料的接收、产品的发送到应收款的回收,整个管理系统都实行“双重确认”制度,让两个以上的人和部门互相审核,互相确认,由此推进工作。稻盛和夫强调,双重确认原则并非基于对员工的不信任,更非“人性恶”假设,而是出于防范人心脆弱的一面,“是经营者对员工的关爱之心,是不让员工犯罪的善的信念。”
六、玻璃般透明的经营原则。经营的透明,首先要表现为光明正大的财务,绝不可在财务上做手脚。不但高层要知道员工在干什么,而且员工也要了解高层在干什么。松下幸之助曾经为公司规模扩大后如何实现信息公开和透明而苦恼,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要保证阿米巴的良好运行,还需要公司的整体信息能够全面准确及时地传达到每个员工。实行阿米巴经营的前提之一在于组织成员之间互相信任,员工对领导是否信任取决于领导能否如实公布信息,并率先垂范,当企业经营出现困难时,及时公开有助于给投资者传达正确信息,避免谣言,长远来看有利于投资者增强信心,提升股价。稻盛和夫强调,如果企业始终坚持一一对应等管理财务原则,对企业的现状了然于胸,那么自然就不会担心信息公布之后可能出现意料之外的问题。所以,一一对应等原则是实质条件,玻璃般透明原则是限制条件,企业经营者坚持正确的做人之道,彻底贯彻一一对应等原则,水到渠成就能够做到玻璃般透明。反之,如果经营过程中存在不规范行为,那么经营者当然不敢落实玻璃般透明原则。
七、提高效益的原则。提高效益的方式,主要表现为阿米巴经营的“单位时间效益核算制”。“阿米巴的经营计划、业绩管理、劳务管理等所有经营上的事都由他们自己运作。”由阿米巴实现全员参与的透明经营,独立核算。需要注意的是,阿米巴经营是把市场规则运用于企业内部,但绝不是倡导阿米巴之间的激烈竞争,而是通过阿米巴的独立核算能够明确反映出其对公司整体做出的贡献,推进公司的互相支持和共存共荣。
坏的制度使好人不能做好事,甚至迫使好人不得不做坏事;好的制度则使好人能做好事,甚至迫使坏人不得不做好事。人性的善恶之争往往各执一端,如果仅仅强调人性善,就会忽视制度的作用,使做好事的人得不到保障;如果仅仅强调人性恶,就会使制度走向消极面,只能防范人做坏事。稻盛和夫跳出了这种人性善恶之争,他强调公认的伦理观念,从正确做人开始,以呵护和弘扬人性之善为基点,同时又看到人性的脆弱面。由此进行的思考,就不是从财务教条出发,而是从实际生活出发,在稻盛的经营实践中总结出管理财务七原则。稻盛的财务学,其本质是“人的财务学”,这正是不懂财务的稻盛为财务学做出的最大贡献。他的财务学和他的经营哲学结合在一起,用“抑恶扬善”四个字概括,足矣。
上一篇:销售之路四建议
下一篇:买方和供应商相处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