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改进技术
文章类别:内部控制培训发布时间:2011年10月21日点击量:
对企业而言,为流程改进技术增值意义重大,以创新的模式取代传统的基于文档的流程设计方式。这一创新模式基于名为“商业流程转型框架”的流程设计方式。商业流程转型框架可应对诸多导致商业转型失败的陷阱,其实现方法是将先进的可支持模型的最佳流程设计与至关重要却常被忽略的促进成功的要素结合起来。这些成功要素包括为确保适当的系统选择与安装而进行的组织教育与变革管理的最佳方案。
商业流程转型框架是一种设计方式,它充分利用了基于规则的本体论(包括数据库及相互关系),以及用来制定设计方案的支持性建模工具。这些设计方案可被有效、迅捷地加以修改、维护、缩放、验证,并在整个企业内,特别是针对系统调试小组进行交流传达。
避免系统实施故障
在参考模型设计方式中加入预先定义的,并且包括输入与输出功能的数据库流程设计,这样会带来诸多益处。对无法承受系统实施失败所带来损失的企业而言,这种方式堪称首选。运用参考模型方式可带来以下益处并降低风险:
对企业而言,这种方式消除了“语言噪音”,即为将流程语言转换成系统语言而进行的冗长的无价值讨论。同时,它还能确保在设计及安装工作中实现精确交流。
对企业规划者而言,参考模型设计方式使标准化分析与不断改进成为可能“预先定义”意味着流程模型的建立被简化至只需进行拖动及放置选择,其后若有必要也可添加本企业特有的参数。
对企业规划者而言,若利用更具体定义的企业或行业可延展参考模型,该模型比价值参考模型更注重细节,则可加速企业的设计流程,并使企业有能力为数据库添加有意义的构件信息。若要从一张白纸开始,将文档解构为各个基本构件,进而将其串联起来形成新的改进后的设计,这样的操作极其不易。这当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时段和流程的安排。你必须要形成一份文档,但这应是整个流程终结时的产物。
采用基于模型的方式较之使用纸张(即基于文档)的方式,其优势在于前者是累积知识,后者是创造知识。依靠由参考模型驱动的构件组合式结构,你可将单一构件组合为流程,并利用其属性来修改及描述任一流程中的特殊之处。其后你还可以自动生成一份文档来方便地进行审阅及验证。
还要考虑到,基于文档的模式在任何流程的系统性实施过程中都不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你不可能将一张图表放进商业流程管理系统中然后等着它被执行,所有的工作成果都被限定在文档中。与之相反,在基于模型的方式下,可延展参考模型中的元素可通过服务导向结构信息模型进行访问,并通过网页服务输入可执行的应用程序中。
商业流程转型框架方式并不将流程以单一的图纸形式归档,而是允许建立模型,用以完全显示与某一具体流程构件相关的信息流。每当使用该流程构件时,这些信息流都会被自动复制。这些模型同时包含整合节点,这些节点连接着关键的参考文件,例如规章制度、作用描述及流程定义。相比之下,若采用基于文档的模式,在知识的重复使用,基本构件的标准化,或在为长期培训、重用及目的转换而建立永久数据库时都将更为复杂及繁琐。
融入成功的关键要素
商业流程转型框架与其他流程设计方式的关键区别在于,商业流程转型框架结合了可控模型方式与用以实施具体ERP流程的最佳方案。若使用得当,它也能包含用以促进实施与接收转型变化的最佳方式。在确定以最佳方式满足企业需求的流程与技术解决方案的同时,商业流程转型框架特别兼顾了人员与行为、流程及工具之间的平衡。因此,商业流程转型框架这一方法可用来确保项目的成功设计与实施。
由于商业流程转型框架模型融合了最佳流程方案,并且涉及实施与运作的团队,以及软件数据库的路线图,因此它迫使流程设计步骤包含各个环节。工具是设计流程中极为有用的协作工具。它提供结构化的商业流程转型框架,以确保兼顾人员、流程以及工具间的平衡。这一平衡是确保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人员、流程以及工具是包括ERP在内的任何转型方案得以成功实施的关键。三者缺一不可,否则便会带来问题。例如,在自动化及培训员工使用适当工具时,忽略恰当的流程设计会带来“自动化混乱”。
此外,商业流程转型框架模式还可动用预存的数据库及模型框架,以此大大加速设计、审阅、再设计,以及对最终设计达成认可或共识的过程。传统的ERP项目以一张白纸(一种效率低下的方式)或基本的软件功能(更糟糕的方式)作为设计指导。而商业流程转型框架则以针对具体某一商业区块的最佳方法开始,包括针对不同商业战略的不同途径。在为构筑竞争优势,从而调整模式以适应具有经济价值或由市场带动的异常情况时,这种方式可提供一种用以开发流程中基本操作步骤的框架。
在过去的40多年间,我们成功执行了多个支持流程设计的流程改进、流程设计以及系统实施项目。在多个行业及商业模型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对此类项目实施的关键成功要素进行评估,我们发现有几个导致成功的关键要素。我们将这些成功的关键要素称为“公认途径”。之所以冠以此名,是因为企业只要纳入这些关键要素则必获成功。反之,则会苦苦挣扎于彻底失败之中。
上一篇:发动商业竞争战役
下一篇:中国互联网反垄断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