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会用人用好人?
文章类别:人力资源培训发布时间:2012年1月17日点击量:
领导要会用人才是最大的本领。只有善于用人,并把各种各样的人用好,人尽其才,各尽其能,你的事业便可望兴旺发达。这一道理对于那些做出卓越成就的总经理来说更是诸熟于心,并为之投入最多的时间,付出最大的精力。现代社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的竞争。谁最大限度地运用好了人的资源,谁就拥有了无敌的制胜法宝。用人,是立志成就大事的人必须练就的本事。为领导者提供切实有效的用人方案,成大事者用贵人,壮大自我用对手,克强敌者用勇者,办小事用细心人,行大道者用君子。
他们知道,作为一名总经理,最重要的工作不是制订目标,不是不停地修改规章制度,而是“用人”“管人”,做不好这一工作,所有的目标和设想都将是海市蜃楼。积极从企业内部挖掘人才,企业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人才的竞争。合理调整企业内部人才的使用,可以事半功倍。经常性地进行“人才盘点”,所谓“人才盘点”就是企业内部每隔半年或一年就要让各层次的干部、职工实行一次内部调动,以提高人才的使用效率。
在国外还有一种说法,领导者的工作,十分之七的时间是在考虑选人用人。可见选人用人对于领导者是多么重要。在市场中做为优秀经理管理的对象是人,所有的工作任务也都要靠人来完成,所以,管理成败的关键,也就在于选人用人上。
中国企业已陷入“零和游戏”的竞争红海,在激烈的竞争中,优秀人才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那么,如何甄选优秀人才,为企业打造中流砥柱?人才是组织的核心。对组织的领导人来说,寻才、选才、育才、用才和成才绝对是其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要想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并推动企业前行,就必须在人才争夺的战争中胜出。你曾经试验过许多甄选人才方面的原则,但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你觉得是自己的理解出了问题,却从没想过这些被你奉为“圣经”的原则,可能根本上就是错误的。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人才决策既艰难,又费时,而且风险极高。一方面人人都意识到人才决策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缺乏系统而实用的教育、培训和资源。通过考察对是非之事的处理来看其志向;通过辩论诘难来考察其应变能力;通过讨计观察其见识;通过告诉他祸难观察其是否勇敢;通过让其喝醉来考察本性;通过诱之以利看其是否廉洁;通过与其相约看是否守信。除了个人品质外,诸葛亮还提出因职能和特长而选拔人才,这一点也和现代企业的人才招聘不谋而合。
古人还讲到“为职择人则治,为人择职则乱;任人唯贤则兴,任人唯亲则衰;用当其才则安,用非其才则怨:用当其时则佳,用失其时则废;异质互补则强,同性相斥则弱”。这就是说要根据岗位的需要来合理选人,择优用人,尤其是对基层主管的年龄、文化、能力、性格等因素结构要进行优化配置,以充分发挥其最大的效能和作用。
其实,辩证地看--对于民营企业而言,规模不大时,任人唯亲甚至还可以起到稳定组织、高昂士气的作用。但是,企业做到相当规模时,很多牵涉到组织运营才智方面的事情,需要专业人士去处理。一旦由于任人唯亲所至,一些重要的岗位,尤其是关乎企业存亡大计的特殊岗位,被非常不适合于该岗位需资历的人员占据,势必会对企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
就拿上周我应福建一家民营医院之邀,为其培训职业化课程来说,这就是一家由个体诊所发展成的民营医院,在规模上,虽然从"诊所"变成了"医院",在身份上,也从"医生"变成了"院长",但是,在经营意识上,依然是小农意识,采用的是家族式管理。通过兼并、注资改制的医院,同样是任人唯亲,而不是任人唯贤,一些比较重要的工作岗位,比如财务、收银、采购、行政等,全是"自己人"。看到这些情况,我不禁感叹--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是民营医院必须要转变的思路,没有人才的医院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医院,没有人才的医院也是不可能赚钱的医院。
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这是党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选拔干部的基本准则,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是做不到这一点。为什么呢?有的领导干部担心的是自己的高职位,害怕更加有德有才的人,把自己挤下政治舞台,于是,甚至就产生了一种"排贤"的思想根蒂,而招至身边的"臣子"并不一定是"贤能之人"。试想想,这种用人制度怎么会不导致本身红火的企业慢慢的衰败呢?
常常看到每一个行业最先发展起来的企业往往在业界都会留下“黄埔军校”的美名。这些企业无不遵循着这样的轨迹:因得人才而发展,因发展人才更多,因利益分配不公,导致人才流失,因人才流失而倒闭。而从中流失的人才不是另起炉灶,就是为他人所用。国内企业想做大做强,能不难吗?
私企任人唯亲是对"外人"的不信任,那么部分国企的如此做法就纯粹是私利了。国营企业的用人制度普遍都存在着这种现象,正如一句古话:"一朝天子,一朝臣",好象是不建立起自己的一帮"亲信"誓不罢休,不把自己的后路铺好(包括自己子女今后的出处)不放手,他们的思想里想的不是企业的生产,而是各自为政建起为"将来"作后盾的"保障",这种极端自私的行为,危害着整个企业的发展!
同为中国人治下的台湾企业,为什么只有弹丸之地的台湾,在国际舞台叱咤风云的企业家却并不少见?因为他们在利益分配和用人观上已经做出了巨大的改变。台湾的老板如果发现了打工者中的人才,一定想方设法把他收罗旗下,要么给他股份,要么合开一家新公司,让其负责经营,总之,使之成为有力的帮手,而绝不会让其成为对手。
对进来的员工都给予他们三样东西,一是良好的工作环境,即人际关系;二是钱,今天是工资,明天是资金,后天是每个人手中的股票;三是个人成长。第三点是非常重要的,企业要成长首先要让员工成长,人力资源不是人力总监一个人的事,而是从CEO到每个员工都要认真对待的事。
总之,人是复杂的,组织也是微妙的。如何促进人与组织的和谐,如何选对合适的人,仍需要我们不停地探索、思考,找到相对有效的解决方法!
上一篇: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改变
下一篇:2012年国内团购路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