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
文章类别:人力资源培训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5日点击量:
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彻底改变了企业与员工关系的性质,是一种共存亡、共荣辱的相互依存关系。尽管劳务市场的供求状况没有发生明显的改观,仍然存在着马克思所说的庞大产业后备军,对在职人员构成威胁。但这种威胁的性质已发生了变化,具有独特技能,适应新经济时代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远远供不应求。并且,任何一个企业,尤其是想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企业,也不再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来对待企业员工,甚至包括最基层的员工,而是把企业员工当作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资源。
之所以会有这种变化,是因为市场经济的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供给严重过剩,客户成了具有充分自由选择权的上帝,他们会以脚和手中的钞票投票,以决定一家企业的生死存亡。任何一个企业的领导人都开始明白这个道理,粗暴地对待客户,甚至通过欺骗和强取豪夺,实现一种不公平的交易,来保证企业的利润,是越来越困难。迫使企业不得不尊重客户,关心客户,从内心里把客户当作企业的上帝,从而获得他们用脚和钞票对自己的投票支持。
正是这一关系的改变而改变了企业与员工关系的性质。任何一个老板都必须通过他的下属被管理者来面对他的客户。因此,下属被管理者的态度、技能,都会直接影响到客户对他企业的评价。客户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高,而要满足这种个性化需求,不仅需要下属被管理者高度理解客户、关心客户,而且还需要下属被管理者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地为客户提供需求满足。这也就决定了企业发展对员工发展的依存关系。
尽管员工可以通过选择“抄老板鱿鱼”的办法重新谋取自身发展的条件和舞台,但这却直接是意味着自身发展的一种弯路。因为短短的人生,不可能为每个人留下不断重复选择老板的时间和可能。因为任何一次重新选择都需要浪费自己非常宝贵的时间。如果员工能够和企业实现同步发展,这不仅可以节省员工在发展道路上所耗用的时间,并且可以使员工的自我价值得到一种稳定的实现。在海尔,不仅没有大批引进的“空降兵”,而且也没有发生过企业骨干力量背离海尔另作他求的事。这就是因为海尔和员工的发展相互高度依存的关系,已经稳定地建立起来。
企业的发展依赖于员工的发展,这已经成为没有人能够回避的一个事实。但要使企业和员工之间的这种相互依存关系,能在一个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得到实现,企业也就必须高度重视对员工的发展管理。也只有高度重视对员工的发展管理,才能稳定巩固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进而有效地突破企业发展中的管理和人才这两大瓶颈,以实现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老板这个独特的字眼在社会流行语中算是比较癫痫的,有时风雷如电、有时春色满堂、有时阴雨绵绵。但作为企业主,老板这个称谓说起来也算到位的。之所以为老板,是因为企业的一切都归老板所有,但企业列车所驾驭的航道不列入此中。
老板是上帝,他赐予员工工作机会;老板是家长,他一言九鼎;老板是救世主,他承载社会负荷;老板是人精,他用仁治于人;老板是黄牛,他卸不了前行的粪车;老板是农奴,他背负着无形的夹板。。。。。。
老板虽说是个通用的称谓,但就民企而言,它的价值还是游刃有余的。民企老板自成为老板开始,心病就开始萌发了,而且随着企业的发展愈演愈烈,越发觉得不可治愈,可谓心病缠身。
创业之初,一心想找个能和自己打拼天下并不计报酬的追随者,但往往是中途夭折。待企业走上正轨了,老板又开始对创业元老显出倦怠和不满情绪,认为他们不但不适合企业的发展而且还阻碍了企业的发展进程。想招些职业经理人进来,但又不信任他们,还时不时的让些老员工单线监督汇报,人盯人人为人的工作链开始形成,到头来人走镂空,只得老马拉大车。
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一旦企业进入转型期或第二次创业期,真正的问题来了,集结在心底的心结又打开了,心病又复发了。此刻的心病已经不是表浅的皮肤病了,病原已经深入骨髓。
战略力与组织力的空头楼阁,执行力与文化力的交融递减,决断力与资源力的相克博弈,企业价值与员工价值的不相容性,老板与企业家的双重准则,社会责任与自我认知的茫然误区,产品创新与客户诉求的无效对接等等都将一并随着心结的打开而蓬发,一时间无所适从、无言以对。
同时,现代社会的员工又不再仅仅是为了温饱而工作。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尤其在发达国家,这已使劳动者获得基本生存资料的途径,不再仅仅依赖于向企业老板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这迫使企业老板不得不关心下属员工的情感需要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这种关系的改变,彻底改变了企业老板在劳资关系上所拥有的绝对支配地位,从而使企业老板对员工的相对依存关系变得更加牢不可破。使之不得不站在员工的角度思考问题,为员工的需求和利益考虑。但是,这种关系的改变还只是平衡了原来不平衡的两级之间关系倾斜,远不可能使劳动者员工,尤其是基层普通员工,上升为能对企业老板为所欲为,倒向发号施令的地步。他们自身的发展,尤其是对事业的追求、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还必须紧密地依靠企业为他们创造条件,提供舞台,从而使企业的发展成为他们自身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
下一篇:企业形象与企业危机管理